
文 / 王千紫
2014年9月,我来到了西安上大学。对于从小就喜欢科幻的我来说,大学无疑是让我去发展自己的爱好最好的平台。然而我们学校没有科幻协会,于是在大一的时候我就尝试在学校里申请成立科幻社团,但是因为种种原因申请并没有通过,当时年轻又热血的我并不甘心,在得知夏笳老师当时在西安交通大学任教后我决定主动去“勾搭”夏笳老师,讲一讲我关于西安高校科幻圈的想法。
起初我并没有直接“勾搭”夏笳老师的勇气(我当时一定不会想到有一天我能和夏笳老师坐在一起吃卤煮喝啤酒),我先是联系到了西安交通大学科幻协会,和西交科幻协会的小伙伴们讲了一下我想要成立西安高校科幻联盟的想法,他们表示支持。不久,西交办了一场讲座,嘉宾是刘慈欣和李淼,夏笳为主持人。
托西交科幻协会钱同学的福(我和钱同学现在仍然是很好的朋友),我和我们班其余两个喜欢《三体》的小伙伴一起去了活动。虽然当时《三体》还没有获雨果奖,但是那个非常大的礼堂里人满为患,连楼梯上都坐满了人。那是我第一次亲身的体会到原来是有很多人是看科幻的(后来我又明白其实他们可能只看过《三体》,但是这件事对我的鼓舞很大),回到学校后我很激动,脑海里已经构思出关于高校联盟的未来。
生活就是充满巧合,在某次西方文学课下课后,我找老师聊我想要研究西方科幻文学的时候,老师向我介绍了夏笳,因为上半学期夏笳老师曾来我们学校开讲座,我的老师是当时讲座的主持人,因此她有夏笳老师的联系方式,而我作为夏笳老师多年的粉丝自然是非常激动和高兴。在我表明来意后也顺利地加到了夏笳老师的微信。
事情的正式开始源于在一次夏笳老师的活动中,我特意提前到场为了能有机会和夏笳老师面对面聊,而夏笳老师也很热情亲切地和我聊了很多,这次聊天另一个大的收获是认识了砍鱼姐——上海科幻组织的前辈王侃瑜,现在也是我同一个部门的同事(嘚瑟)。夏笳老师得知我想要成立西安高校科幻组织后向我推荐了砍鱼姐,说她在上海这边办科幻活动很有经验,可以请教她,而后来砍鱼姐也确实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
目前为止前期看起来一帆风顺,我的信心也越来越高,于是随后我又继续联系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科幻协会、长安大学科幻协会等其他的西安高校科幻社团,也认识了一些现在仍然保持联系的朋友。当时我主动参加他们科幻协会的招新,了解他们社团的运营情况,期间也联系了同在西安的科幻作家宝树,希望他能够参与我们的活动。
在我认为时机成熟的时候,就立刻和小伙伴们着手成立了西安高校科幻联盟,并在2015年中秋节,举行了西安高校科幻联盟的第一活动——科幻圆桌会谈,当然活动并没有名字这么严肃,当时来参加的有王晋康老师,宝树大大和夏笳老师,来参与活动的十几名小伙伴们和三位老师进行了愉快的交流,活动也比较成功,各个协会也借此建立了联系。
经过这次成功的经历,我就开始规划第一届西安高校幻想节。
说是第一届其实并不准确,在2007年左右(具体年份记不清了),曾经有一批学长学姐办过西安高校幻想节,而其中一位也是现在小科幻app的主要运营者星海一笑。我也联系到了星海学长,向他询问活动经验,同时他也很高兴我们能在多年后重启这个活动。
而当时单纯的我事先并不知道策划执行一个活动有多么的难,在随后的将近一年时间里,我深陷无尽的“写策划、找场地、申请经费”之中。虽然困难重重,但最后幻想节还是办出来了,虽然活动效果我并不令我满意,但是也真是因为这次“不满意”让我开始真正审视和思考科幻在高校发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当然,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不多说,各位在高校科幻圈待过的都会有同感,同时我也决定以后我要从事科幻相关的事业,因为高校科幻协会的氛围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国内科幻发展的困难,我想要尽我所能为中国科幻做出一点点贡献(中二之魂燃烧)。
三年后的现在,又快要中秋节了。如今我来到了微像工作,同时也参与了公司高校科幻基金的项目,真正的帮助了一些科幻社团的发展,帮助他们完成了一些实质性的成果。在工作中我也明白单纯地依靠学生自己的力量很难持续的将一个科幻社团发展好,所以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包括资金支持和各种资源的支持。如今,也有其他的一些公司和机构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也将目光投向了高校科幻社团组织的发展,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正在喝的这瓶1664更甜了。
我曾经在某次西安高校科幻联盟的某次活动结束后写了感想,现在看来,这些感想非常矫情和中二,现在的我也时而会嘲笑那时单纯幼稚的自己,但是我仍然想把这段话讲给你们,对自己“公开处刑”,因为即便这几年里我经历了很多,我还是会保持我对科幻的热爱,同时也希望为未来无数的三年里能和中国高校科幻社团一去成长和改变。
“或许曾经有一群人,日夜潜行于地下,孤独的坐在角落里看着关于未来和幻想的故事,但是现在我们寻找他们,发现他们,鼓励他们,告诉他们这里还有一群人喜欢着同样的故事,我们聚在一起,追寻着共同的对科幻的爱,开拓着我们的道路,我们自信的走在阳光下,骄傲的同别人谈论着我们的兴趣。我们可以在每个夜晚仰望天空的时候想到彼此,还有一群人和自己一样注视着这浩瀚无尽的宇宙,这些可爱的科幻迷。”
最后,感谢夏笳老师,感谢砍鱼姐,感谢宝树大大,感谢华文,感谢西安各个科幻协会的小伙伴们,感谢所有关注高校科幻社团发展的朋友。
王千紫 写于北京芍药居某个凉风习习的夜晚
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