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皇者,北京人也,讳雅菲,北师大科幻协会第十七任社长。及退位,号为皇。……
赞曰:田皇在位一年,参政三载。朱颜姣姣,玉声清清。身在东瀛,心系燕京。同侪称许,前辈垂青。文案功高,译作艺精。入协社建,出统京津。……
——四碗《田田本纪》
那天偶然看到了一段视频,在里面看到了许多熟悉的面孔,忽然很想念他们。于是,在宇宙最帅甄副社的提议下,我准备写一写我见证的北师科幻社的历史。
2015年,我入社后最先认识了6个人——社长照瑞、副社长NCC、饶笠、鹭鹭、季敏、程雨涵。这其中的鹭鹭起初是社团的主力,但后来由于某些原因中途退圈,这也成了我和曼琳(另一位15级社员)被提前纳入核心成员的直接原因。
数科的程雨涵是个学霸,所有可用时间似乎都在学习,几乎不参加社团活动。我只见过他两次,一次是吃饭,一次是16年的星云奖颁奖典礼。
NCC是个天文大佬,摆弄望远镜的时候很酷(在他还不胖的时候),热爱星际迷航、星球大战以及收藏飞船模型。对一切天文和科幻活动都无比积极,我曾经和他一起举着“北师大幻协”的LED灯牌走银河奖的红毯,把传单做成“42”的点子也来自他。
饶笠是社长照瑞的“小秘”,他笑起来非常可爱,每次办活动都心甘情愿充当苦力,对社长的命令言听计从。当然,他也有和社长闹翻的时候。比如当社长又准备鸽活动时,他会站出来严肃地说“科幻协会的大旗谁来扛?!”饶笠师兄人很好,大一那年圣诞节他送了我和曼琳(我后来的副社)一人一个龙猫抱枕,现在还放在我床头——那是我上大学以来收到的第一份礼物。
季敏是我见过最尽职尽责的副社长,很多本该是社长做的事情她都会一人揽下。也正是在她的一手策划下,我们在学校教室这样简单的环境里成功举办了“颠倒世界”密室逃脱。
2016年我当社长办活动找不到主讲嘉宾时,她还主动担当主讲嘉宾,为大家上了名为“伪科学脑洞”的一课。她没有前面几位师兄那么爱社交,所以可能很少有人听过她的名字,但她的确是一个勤勤恳恳为社团付出了很多很多的人。
最后不得不隆重介绍一下我的前任… …(怎么听起来有点奇怪?)上一任社长——照瑞师兄。他外表看上去不苟言笑,但其实性格很温和,他读过大量的科幻小说,还喜欢皮卡丘,是社团里吉祥物般的存在(季敏师姐原话)。似乎是因为心理学院的课业压力很重,社长出席活动的次数还没有他的副社多,但每次我们去德丰轩喝粥的时候他都会出席(去德丰轩喝粥的传统似乎早已有之)。
上面这些人拼凑成了我对科幻协会的最初记忆。虽然如此,其实我们几个见面的次数并不多,大多数的交流都是在核心成员的群聊里进行的。我当时是个很敏感的人,敏感到会被群聊中大家的发言感动到,然后截图保存下来。
△一些感动过田田的聊天记录
我之前一直是一个很自私的人,什么事都先考虑自己。科幻社的核心成员虽然少,但是第一次让我看到有一个小团体可以如此亲密团结,这些人之间很少有隔阂,他们互相支持,在别人遇到困难时出手相助,在别人懈怠时忠言鞭策… …大家一起带着这个小团体走向未来,这难道不是一件很浪漫的事吗?
2015年我见过了夏笳、何夕、姚海军。但这些都没有我在英语课上遇到黄曼琳更让我开心——她是第一个被我拉入科幻社的人,2016年6月她成为了我的最美副社。我们的相遇仿佛命中注定,在那之后我遇见的其他人,很少有像她那样喜欢科幻、对入社抱有强烈愿望,并且愿意支持我的。一个大雪后的冬夜,我和曼琳一起去参加了青蜜组织的京津聚会(本来NCC说好带我们去,但他神秘失联,于是只有我们两个自己去)。也是在那时第一次见到了来自京津其他高校的朋友。认识了青蜜的雷总、交际花华文、夜星的冰爷和曹皇。
△田田永远的的最美副社 黄曼琳
大一下学期我开始蹭吴岩老师的科幻课。之所以大一下学期才开始蹭,是因为之前我完全不知道“吴岩”这个名字。其实当时并不是很了解科幻圈,不过是读了几本大刘的小说而已。有关四大天王、科幻世界的历史、阿西莫夫、海因莱因… …所有的这些都是加入科幻协会之后才慢慢了解到的。这时又参加了一次青蜜组织的聚会,还有清华Queen紧接着在706青年空间举办的京津春聚。认识了更多外校友人(比如锤子和三马),这些人在我成为社长的道路上为我提供了很多支持与帮助。
那时起我就开始为社团做大大小小的事了。其中最让我骄傲的就是请来了阿缺做讲座(还和缺爷在三棵树吃了饭!!),以及从过度繁忙的社长手中接过了一场名为“脑洞大赛”的活动。在其中既充当活动组织者又充当参赛者,还在活动最后加入了“大四欢送会”的环节,搞了个小型联欢会。也是这个活动让我认识了李不撑、碎碎等未来事务管理局的未来的同事。
这段时间还认识了北邮的鹦鹉老师(当时她还不叫鹦鹉),带着我打她纯手工制作的“最高文明”桌游(当时它也还不叫最高文明)。2016年的暑假,我作为友协成员参与了北科科幻协会的社会实践。带队的是北科15级的社长锤子。跟着他们去了成都,走访了四川大学、科幻世界杂志社、赛凡科幻空间(在这里又一次见到夏笳)… …当然还有辣油飘香的火锅店。人生第一朵玫瑰花是在这个时候收到的(别误会!贝壳男生给同行的每个女生都送了玫瑰花)。
这个暑假还参加了华为杯超短篇科幻小说大赛(没错就是滕野大佬《至高之眼》得了金奖的那个比赛)。比赛需要社团完成投稿8篇的任务才能得到社费。起初我怕没人参加,一个人写了好几篇。后来NCC师兄和方君正师妹都来积极投稿,让我好感动。开学后在北师举办颁奖典礼,我和NCC的小说成功入围,还接受了青蜜的采访,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银河奖的热闹过去之后,我将面临新学期的第一次招新。招新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副社短缺(只有黄曼琳一人)。我翻了翻15级社员的名单,挨个私戳问愿不愿意当我副社,有学联加分。结果硬拉来了物理系的李奥(奥利奥,之后一直帮我批教室直到找到新的接锅侠)、宿未琦和经管的李晗(至今觉得有点对不起他们图片)。招新之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拉近与小社员的关系上,因为很怕最后大家都走掉或潜水,留不住“活人”。最感动的是第一次活动(游园大会)结束后一个小社员对我说:“放心吧我们不会走哒!”
通过后来的活动(以及几次游泳约饭)认识了16级的核心成员白琴、璋龄、董彦君、李天——几个有才华又很可爱的小孩(新的接锅侠出现了)。到了下半学期我开始试着把一些社团工作交给他们去做,他们每个人的成长对我来说都弥足珍贵。
大二也一直在蹭吴岩老师的科幻课(当社长之后就带着小社员一起蹭,算是每周的例行活动)。虽然课的内容与上学期的大致相同,但还是喜欢听。蹭课还让我认识了姜亚休、李亚、和老张,后来很多活动都是和他们几个一起参加的,姜亚休还一度成为bnusf群里的水怪(当时大群里根本没有人水群,他一个人在那里配合着我大呼小和,像个傻子似的233)。
大三一年我去日本留学,没怎么管过社团,甚至不知道小社长白琴生病休学、指导老师吴岩又离开师大的事。那时一定遇到了很多困难吧?但从琴皇偶尔发回的照片和QQ群的灌水率来看,我毫不怀疑这帮人活得还挺好。回国后,科幻协会四世同堂,猛然意识到自己已经是个老人了(我走的时候明明才大二啊… …)
大家还是会在约饭之后一起仰望星空路边儿闲扯,从火星龙卷风聊到撸猫养生,这一点还是和以前一模一样。又一次参与了秋季招新,虽说出去了一年,但每年的秋季招新我都没有错过。褪去了大二时的腼腆,我终于再一次化身为高呼“欢迎加入科幻协会”传单分发者。这天遇见了15级的社员陈逸睿和16级的社员俞乐之,他们说你都大四了还在社团玩啊,我一时无言以对。喜欢就来玩了,没有想太多。
这一年主要都是在参加小社长四碗办的活动,还认识了甄帅凡凡若冰脚本康康。我大四几乎没有课,开始和他们各种约自习约饭约跑步,一起看物理系放电影,一起看双子座流星雨,一起新四打桌游。有这些朋友真的很幸福(有一种被小社员养着的感觉)。
华文曾说科幻协会最重要的是“人”,现在终于能真切地体会到了。科幻这种貌似会让人变得越来越宅的东西,其实也能让人变的越来越现充哦。另外我还从冰爷那里接了一个京津聚会的锅。多亏冰爷、三马、以及众多北师NPC在背后鼎力相助,才能办得还算圆满。
刚刚过去的儿童节轰趴恐怕是我以“田皇”的身份组织的最后一次活动了。这一天恰好也是副社李若冰的生日,脚本和甄帅两个人很早就开始筹备录祝福视频的事。他们比我更懂得珍重人间友谊,让我们抱团的这个小角落变得很温暖,社团交给他们可以放心了。
在科幻协会,我办过也参加过大大小小的活动,见过有名的作家,要过无数的签名。但归根结底,我动力的原点,是14级师兄师姐带给我的那份最初的温柔,那是我的Zima Blue。我希望可以把它传递下去。希望可以和这些人一生都是朋友之上的朋友,希望多年以后还能相聚,一起敬我们在科幻协会度过的美好时光。
其实不喜欢动不动就回忆过去,写完这一篇,就不再回忆往事了。从此要奔向新的宇宙,就让长江这一波滚滚流过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