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丁浩,华中师范大学2011届毕业生,08—10年期间担任科幻协会副会长
科幻,作为一种文学题材深受世界各国人们喜爱,进入21世纪之后,科幻以更多的形式传播开来,电影、小说、电子游戏等成为科幻爱好者们发挥脑洞的载体。在国外,科幻小说、科幻电影、科幻游戏拥有着数量庞大的拥趸,而在国内,科幻却似乎成为一种小团体的癖好,无法进入主流市场。然而毛主席曾经说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要相信,国内的科幻事业终有一天能够蓬勃发展起来,而在大学校园中的科幻社团,也将担负起重要的责任。
公元2006年9月,华中师范大学科幻协会正式成立,创始人为信息与计算机技术学院大二学长钱坤,隶属于信息与计算机系。协会成立初期,吸纳会员近50人,为历届之最。协会最初成立的目的,是为华师科幻爱好者提供一个交流平台。尽管钱坤在任期间,华师科幻协会几乎沦为“华中吃饭协会”,以协会活动的名义经常聚餐,但是作为第一任会长,钱坤仍然创立了华中师范大学科幻协会的传统节日——华师科幻文化节。每年的四六级前夕,华师科幻协会都会举办为期一天的华师科幻文化节,向校内校外人士介绍国内外的科幻作者、科幻作品,同时吸引对科幻有兴趣的新朋友加入。
公元2007年9月,本文作者丁浩进入华师科幻协会,2007级文学院新闻系,同期入会的还有未来的科幻协会会长马金莲,2007级体院网球专业。在2007年9月至2008年9月期间,在钱坤会长的带领下,华师科幻协会组织多次科幻电影放映活动,以及课外拓展、聚餐活动,同其他院校科幻协会进行交流,增进了会员的凝聚力,并成功举办第一届华师科幻文化节,为以后的科幻协会发展打好了良好的基础。本届共招收会员近30名。
公元2008年9月,钱坤卸任科幻协会会长,由马金莲担任科幻协会会长,丁浩担任华师科幻协会副会长,同年华师科幻协会下任会长黄格进入科幻协会。从这一年开始,华师科幻协会逐渐进入寒冬期,winter is coming。这一届招收的会员不足10人,绝大部分是马金莲利用个人号召力从体院中征召,真正爱好科幻的屈指可数。而副会长丁浩谋略有余,执行力不足,最终导致会员参加活动者越来越少,放映电影或者组织活动响应者寥寥无几。
公元2009年9月,马金莲卸任科幻协会会长,其学妹黄格(体院网球专业)担任华师科幻协会会长,丁浩连任副会长,然而今年招收会员一人,会长黄格也是临时上阵,对科幻并无太大兴趣,副会长丁浩如坐针毡,发出“科幻协会药丸”的哀嚎,因其与华师科幻协会创始人钱坤私交甚密,丁浩视华师科幻协会如钱坤之托付,不愿看到科幻协会毁在自己手中,故忍辱负重,以肉体为代价,换得科幻协会免遭社联除名之厄运,史称“末日危机”。
(末日危机:2009年年末,第十九届社联成立,对学生社团进行大力改革,注册会员低于一定数量的社团将被合并,科幻协会显然在名单之列,然而社联同时大量吸收各协会骨干分子进入社联,由于裙带关系,进入社联的成员所在的社团是不会被撤销的,此时科幻协会副会长丁浩已经进入大三,但是为了科幻协会的存亡,毅然进入社联,与一群大一大二的学弟混迹社联,为社联当牛做马。)
公元2010年9月,黄格卸任科幻协会会长,由学弟叶丹枫(政法学院法学专业)担任科幻协会会长,同年丁浩淡出科幻协会,但是仍与历届科幻协会会长保持着紧密联系。叶丹枫在位期间,仍然保持着科幻协会历任会长一贯的“无为而治”的作风,既不突出,也不落后,丁浩因没有让科幻协会毁在自己手里而感到万分欣慰,专心投入到伟大的魔兽世界事业当中。此年科幻协会招收会员人数不明。
公元2011年10月,叶丹枫卸任科幻协会会长,由学妹徐飞越(经管学院会计专业)担任科幻协会会长,丁浩以前辈身份返回华师,于招新当日宴请科幻协会部分会员,并对华师科幻协会的未来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此后,丁浩彻底淡出华师科幻协会,然而心中尚有一念残存,科幻不死,必有后着。至2015年4月期间,偶然得知华师科幻协会一息尚存,激动之下,留下科幻协会兴衰史,以供后来之人品鉴。
补录:在华师科幻协会的发展之中,有一个重要的人必须要提及,此人姓王名璐,乃科幻协会首任会长钱坤至交,科幻爱好者,非华师校内人士,以科幻协会顾问身份参与华师科幻协会活动。首届华师科幻文化节所需文字资料、展板、横幅,均由此人整理提供,这在当时也算一笔不小的开支。传闻此人暗恋钱坤那届科幻协会中一女性会员长达6年,郁郁不得终。
作为一个见证者,本文作者经历了五任科幻协会会长的更迭,感概甚多,到目前为止,作者还保持着与这些会长之间的联系:钱坤会长已经娶妻生子,目前在深圳创业,有房有车,生活美满幸福,其基友王璐在杭州某车企任职,马金莲会长也已成婚,孩子刚刚出世,作者时不时被她孩子的照片刷屏,黄格会长正在北京奋斗,努力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女强人,叶丹枫会长去了台湾,两年的法学交换生,科幻协会中最大的学霸,徐飞越会长阴差阳错进入深圳的金融业,目前一边天天喊累一边拿着能够砸死作者的工资,而作者也在深圳,正在努力成为一个能写出像哈利波特跟冰与火之歌这种风靡全球的小说作者。
在华师众多大社团的挤压之下,科幻协会能够留存下来,实属不易,先图生存,再谈发展,是每一届科幻协会会员们应该重视的事情。科幻虽然小众,但是实际上人们接触的科幻作品却很多,特别是历年来漫威等影视公司出品的超级英雄电影等,都应该归纳如科幻当中,因为热爱,所以倾心。
华师科幻协会主要活动:一年一度的华师科幻文化日(07年为第二届);每周一次的科幻电影放映;不定期的会员聚餐及其他增进气氛的活动。部分珍贵的老照片:






2016年7月换届后的(2016-2017)社长更新
接前文,自2011年10月徐飞越前辈担任会长后,协会史出现了一段空白。由于笔者2013年9月方才加入协会,只能收集到的信息猜测:黄川,男,物理学院2011级物理师范生,2012年9月-2014年6月任科幻协会会长,常常晚上在协会会员楼下送梅菜扣肉饼,并于2013年末在协会内泡走一位美院学妹,此后再无动静,直到2014年6月突然钦定笔者孙妍继任会长一职。
2013年9月,笔者混进协会QQ群,之后就有了喜闻乐见的会长送梅菜扣肉饼了;10月招新结束,当时的社联为促进协会内部友好交流,颠覆了前文所述如狼似虎的形象,在大服组织了密室逃脱游戏,鼓励每个新会员参加。笔者也是在那时认识了黄川、黄乐、丁邦格等人;其实早在这一年协会就有了除了聚餐啥也不干的活动传统。当时可能是会长黄川生日,于是订了一个哆啦A梦蛋糕,晚上在东一二楼庆祝。

根据笔者回忆(或有遗漏)当时到场的人有,黄川,周文洁,曾一达,吴舒雯,段忆华,孙妍。有幸翻到了当时拍的蛋糕的照片如图。因为蛋糕太丑且与想象中的哆啦A梦差距太大,从此这个蛋糕成为一个梗。笔者猜想大概是这次聚会后黄川成为了现充,再也不管我们啦!
后来一切风平浪静,直到2014年4月(或者更晚一点?)笔者代表天文协会参加社团代表大会,并且发现科幻协会缺席,心忧不已。之后不久黄川联系我说我已经被钦定成为下一任会长,虽然我的内心是拒绝的,但是庆幸科幻协会依旧能够延续下去,也只好接了锅。因此笔者明白了一个道理,社团代表大会其实没什么用,就算不参加,协会也不会被取缔(我可没有鼓励你们不参加的意思啊)。
从2013年10月到2014年6月,协会的较活跃会员有:黄川,黄乐,王宇熙,李金山,王新丞,曾一达,丁邦格,段玉华,吴舒雯,杨煜东(武汉理工),周思远。
附博客记录:华师2006年度活动记录
9月22日,电影场,老会员集合商量招新事宜
10月11—12日,东区小树林,招新宣传活动
10月12,13,14日晚,9638教室,播放科幻影片《绝密飞行》。《超人总动员》等三部
10月14—15日,博雅广场,协会招新活动
10月20日,华师科幻协会会刊《星空》创刊,协会博客开设
10月21日,第一次会员大会,华中科技大学科幻协会副会长马梦沙到会参与活动
10月25日,东区小树林,组织各部门部长会议
10月29日,省博物馆,联合华科科幻协会组织第一次户外活动并组织两会主要成员同科幻作家刘相辉进行交流
11月1日,东区小树林,协会第六个部门创作部成立并就协会会刊和博客问题张开讨论
11月11日,9638教室,播放科幻影片《人工智能》并在协会博客上展开电影主题评论,征集到会员评论文章五篇
11月26日,老体育馆,协会内部羽毛球友谊赛
12月6日,科学会堂,组织参与人工智能专家雨果教授的“人工智能科学”主题讲座
12月9日,9638教室,播放科幻电影《变人》并在协会博客上展开电影主题评论,征集到电影评论文章三篇
12月14,15日,东区小树林和西区桂香园,举办华师首届科幻活动日,展开科幻知识有奖问答。科幻海报展。未来主义狂想曲;免费科幻书籍借阅。科幻电影展播等五项活动
12月16日,9638教室,播放科幻影片《时间机器》
12月23日,组织会员圣诞聚餐,为本年度组织的活动中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
2007年1月13日,7号教学楼,华师科幻协会学期活动总结大会并发放协会第二期会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