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荆戈
我们所处的星球是个无聊的地方,没有魔法、没有仙术、没有鬼神甚至不能穿越!每一个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人,头脑里都会有幻想。幻想变为梦想,再变为现实的办法有很多,比如通过掠夺、杀人、发疯、或者自残,当然也可以通过自杀的方式来逃避。
作为有理想有道德、高尚而渺小的人类我们需要科幻!
98年李梦吟鼓励我创办一个科幻创作团体,我们共同发起组建了“飞腾科幻创作小组”。我们的宗旨是业余创作科幻小说。开始的时候,我记得有强云、王怡、李林、冯志刚、钱笑、李奕、安春啸、苏锋、吴天婴。当时,除了我和冯志刚已经上班,其余人大多是大一、大二的样子。这是一个年轻的群体,热情高涨,对美好的未来充满希冀。我们开会讨论之后,决定做三件事:创办内刊、科幻社团和科幻网站。
我们首先创办了一个内刊,被我命名为《逐日》,由李梦吟任主编,强云、李林作文编。这个刊物只办了两期,因为两年以后,大家都太忙了,没时间接着办了。
第二件事是李奕和苏锋提出到大学里创办社团,听说大学里创办社团很方便。因为我们最初的梦想是创作一批科幻佳作,所以,大家一致希望到各自的大学里创办社团,作为飞腾新作者的来源。于是,在不久之后,就有了天津大学科幻协会、南开大学科幻协会和复旦大学科幻协会。其实事情并不象上帝说便宜话那样简单,“要有光”于是就有光了。天津大学科幻协会创办时就费尽周折,李奕和学生会谈来谈去,最后的结果就是在天津大学天文协会的下面挂靠一个“天津大学科幻协会”首任两个会长都是天文协会指定的。李奕和安春啸后来做了天津大学科幻协会第二届、第三届的会长。李梦吟发起的“复旦大学科幻协会”,虽然没遇到太大阻力,但是她说,协会活动没做起什么大的声势,很平淡的。苏锋和吴天婴到是没有和我说过创办“南开大学科幻协会”遇到过什么困难,我一直认为苏锋的社交能力应该比其他几个女生要强得多。
后来,天津的新蕾出版社通过郑军联系到我,新蕾以前办过科幻刊物《智慧树》。这次,他们想新办一份科幻刊物,我召集了天大、南大的科幻协会的骨干与新蕾座谈。最后,李奕她们那些科幻社团的骨干帮新蕾做了一段时间的业余编辑,新蕾的赵强主编还选用了我提出的新刊名字《科幻时空》。但是,《科幻时空》也只办了几期就停办了。
第三件事是我做飞腾的网站。我这人很笨,那些做网站的软件怎么都学不会,只能用记事本改超文本文件的源代码。当时我是处于发疯状态的,纯文本格式的网站,我一共做了九个。组成了飞腾科幻网络。第一个网站是科幻桃花源,这站现在还在,网站是www.51flying.com,(广告时间,稍后回来。)当时找星河、余蕾、杨平……这些北京的科幻偶像派作者要了文章使用权,每天更新一篇小说,后来又要了王晋康、绿杨、周宇坤、刘慈欣等著名科幻作者的文章使用权。几年以后,我听一些科幻网站站长说有很多小说,他们是从科幻栎花源站上抄走的。当时“科幻桃花源”的浏览量相当高,不过,现在我已经不再更新了。飞腾的第六站是“高校科幻同盟”,一开始我是分别给三个大学科幻协会做网站,后来没时间分开做了,就合并到一起。这期间,周宇坤开发了一些小型网站模板,提供给我,我一直用到现在。天大科幻协会的网站的框架是他做的。
飞腾网站的第五站是“地心基地”。我希望这个网站能给作者们提供一个内部交流平台,可以交流一下未完成的作品,或是探讨一下写作中遇到的问题。这个网站做过三个版本,西陆网络咖啡屋提供的版本保密性是最好的。最支持这个交流平台的人是已故的绿杨老师,他是飞腾里最年长的也是最著名的成员。后来,西陆的网络咖啡屋停止服务,地心基地被迫关闭。绿杨老师生前最后几年一直要求我重开“地心基地”。我知道,很多科幻作者和科幻迷是寂寞的,比烟花还寂寞!绿杨老师的身边一定没什么人可以交流科幻,他很喜欢交流,他是一个很有趣的老头,喜欢插科打诨,和老顽童刘兴诗老师有点殊途同归的感觉。
做科幻网站的朋友中,只有姜兆明和我在天津。他学的专业是计算机,我做网站时遇难到的很多问题需要他来帮我解决,我建议他把网上的科幻网站都联合起来。为了区分我做的“高校科幻同盟”网站,我们考虑用“联盟”这个词。他的“科幻百科书”和我的“科幻桃花源”作为联盟的前两个站。很快,在姜兆明的努力下,“中国科幻网站联盟”就发展到100多个站点。遗憾的是这些个人网站都不能长久,数年以后,几乎都停办了。
随着几个科幻协会的壮大,“飞腾科幻创作小组”多了很多新朋友。原来的名字已经不再适用。我重新命名了新的名字“飞腾科幻军团”。
我本质上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飞腾的发展中有很多人影响了我的思想,比如说冯志刚的意见或者郑军的想法。郑军现在已经是科幻界很有名的人了,好像是我最早的科幻朋友董轶强介经郑军给我认识的。他在这十几年间介绍了和很多科幻作者和编辑给我们,对飞腾的发展壮大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飞腾科幻军团和高校科幻同盟的发展在2001年达到了最高潮。,这一年,郑军介绍了上海的少儿出版社汪援越编辑给我,我们合作了飞腾的第一套作品合集,作者包括张卓、钱笑、阿呀、海石、冯志刚、王麟、默之、荆戈、李璞玉、李奕、玉隐、周末、苏锋、吴天婴、刘健、城市狐狸、好星星、飞天猪、李忆仁、张中昱…….。这套合集中也包括舒东、刘婕、于向昀等朋友的单行本作品。可以说,当时除了北京科幻创作群体之外,最有影响力的创作群体只有飞腾科幻军团。很多科幻作者向我们靠拢。在这套飞腾合集出版后,汪援越编辑介绍了武汉大学科幻协会会长刘婕来加盟飞腾,东北师大科幻协会会长蔡锦曦介绍了他的继任者翟雪莲加盟飞腾。这一年,飞腾的老成员大多数已经面临大学毕业或者已经毕业了。尽管他们关心科幻,喜欢科幻,但是,他们不能再象以前一样投入太多时间和精力了。飞腾科幻军团的发展进入了第二个阶段,成为一个以网络交流为主的团体。
2002年杨鹏还主编了一套科幻小说集,其中也包括了飞腾数本作品合集,姑且算作飞腾的第二套科幻小说专集。
做为业余团体的组织者,需要付出精力、时间、钱是必须的,用“奉献”这个词来形容都显得过于苍白。在我维系飞腾五、六年之后,已经感到很烦燥了。我将重任转给了我信任的刘婕和翟雪莲。希望她们可以光大这个年轻的有活力的团体。作为学生,其实她们的压力比我还要大。刘婕和翟雪莲的QQ名字是POLLY和心丁。POLLY创办了一个科幻资源非常丰富的公益网站,她和心丁在“高校科幻同盟”的组织联系方面异常活跃,那时,POLLY给我的感觉是她对科幻和一个总的规划,她没和我说过,但是我感觉到是那样的。她每周都要搞网络科幻交流会议,联系了很多科幻作家,搜集、整理了大量科幻资料,每一天都在为科幻事业奉献着。而心丁给我的感觉是,她喜欢与人交流,只要是与科幻有关的人和事,她都认识或知道,她还知道很多秘闻和小道消息,听得我目瞪口呆!加盟“高校科幻同盟”的高校科幻协会最多时已经达到了60个以上。心丁忙不过来,找来了“木艺儿”共同管理,我对木艺儿了解不多,甚至现在已经忘了她是哪个大学的。事情就是这样的,如果不是自己亲历亲为,就没有深刻印象。
2004年,我应房向东主编邀,有兴去武夷山参加了福州人民出版社《世界科幻博览》的创办会。在会上见到叶永烈、刘兴诗等老前辈,内心澎湃。与第一次见面的心丁商量着看看能不能再做点科幻事业出来。回到天津以后,我又与冯志刚一起进行了一些未来飞腾的发展设想。但最终《世界科幻博览》也没能坚持下来。
此后数年时间,我只是偶尔应邀参加一些天大科幻协会和南大科幻协会的社团活动,不再主动组织和联系了。POLLY和心丁因为离我遥远,我只能在网络上偶尔帮她们找找资料或介绍一些科幻作者给她们。几年间我们素未谋面,我希望她们能将高校科幻同盟发展下下去。愿望是好的,但是愿望和现实之间是有落差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都不具备的业余科幻社团最终是无法长久的。不管是我或者POLLY、心丁、木艺儿谁的一腔科幻激情都会最终耗尽。现在,飞腾科幻军团已经退入网络一角,靠心丁早年建立的两个QQ群维系。
令人欣慰的是,曾经的一些飞腾作者坚持写作至今,其中一些人更是成为了职业作家。也许,他们已经不再写科幻了。但是,我们仍是志同道合朋友,我们喜欢文学,我们喜欢科幻。飞腾成员中还有许多不是科幻作者而是科幻迷,在此文中我不能一一列出他们名字,很多年过去了,很多事情,很多人已经记不清了。但是我知道,他们中间很多人十几年来一直在关注飞腾,我们今生都是好朋友!
飞腾还是一个现在进行时,飞腾永远都是一个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