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协会指南(大学篇)

原文连载于《科幻世界》“科幻迷俱乐部”栏目2002年第2期,第3期和第4期。

每天排山倒海般涌向SFC的信件中,经常会有这样的信件:某某大学的科幻迷们向SFC询问,怎么申请成立科幻协会?怎么举办科幻活动?怎么……

由于这样的来信太多,SFC不大可能每信必复。所以呢,SFC在执行主席小雪的领导下,集SFW众编辑之智慧,编撰本指南,将大家关心的问题一并回答,希望可供有志于高校科幻协会工作的科幻迷参考。

第一讲:创建科幻协会

“让我们来创建一个科幻协会吧!”

这是大多数刚从“黑七月”中胜利大逃亡的科幻迷最爱说的一句话——终于可以不用再写作业了,凭什么不大干一场?因而也就有了几乎所有高校科幻协会最初都会上演的戏码:几个热血沸腾的科幻迷汇聚在一起,大叹相见恨晚,然后发觉校园中还没有科幻类社团,不禁更加豪情万丈,立誓要为中国科幻事业开疆辟土,大展宏图。

但是——唉,中国人办事就怕这么一个“但是”——七八个人来三四条枪,就真的能建立起一个充满活力的科幻协会?

现在的大学普遍施行英美式大学教育,宽进严出,令学生们不再有太多的空余时间参加社团活动。要在有限的业余时间内有条不素地组织社团活动,高超的活动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而这却恰恰是学生们所缺少的。更何况,科幻协会通常又不会是校园内的传统社团,由校方在幕后给予支持,具有半官方的地位与便利。协会工作搞起来既劳心劳力,又不能给组织者带来什么功利性的好处。

如此分析下来,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在高校中创建一个科幻协会都不会是件轻松的事情,单凭“热情”两个字就能造就一个成功的科幻协会的话,这本身也够“科幻”的了。

对于一个新社团,成功的关键是在于有一批热爱科幻、各有所长、肯做实事的核心骨干,科幻协会也不会例外。如何找到这样的骨干呢?方法很简单,只要在学校的公告栏上,贴一张结交科幻爱好者的布告,校园里的科幻迷们多半会蜂拥而至。其实大家不都是找不到组织的“散兵游勇”吗?

在结识了五到六个看法、观点相一致的科幻迷朋友后,就可以先成立一个科幻爱好者小组。这一类的私人小团体,不算作是正式的社团,所以也不必申请校方批准,只要参与者都同意,就可以算做成立了。科幻爱好者小组的主要工作是进一步加强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比如说,不定期的进行一次科幻讨论,相互传阅各自的科幻作品,甚至大家相约一块儿去看科幻电影或者对战《星际争霸》,只要能够让大家相互了解就可以。至于费用嘛,自然是AA制了。

如果科幻爱好者小组内部的交流搞得比较成功,全体成员又一致支持创建正式的科幻类社团,并对于自己在社团创建过程中,应承担的工作有清醒的认识。那么就可以向校方正式申请成立科幻协会了。

广播站中任职的,对科幻感兴趣的同学们吸引到协会创科印迷俱乐建队伍中来。他们的加入将对协会的顺利批准以及日后的第一波宣传攻势大有助益。当然,如果能再找到一位教授作为协会顾问的话,自然更是锦上添花,所谓“朝中有人好说话”。

其次,要多多结交兄弟社团的负责人,特别那些有着悠久历史的大社团。这些大社团资源丰富,人才济济,各种活动组织经验丰富。新生的科幻协会如果能适当地与它们合作,共同举办活动,相对而言比较容易成功,也容易提高在校园内的知名度。

再次,要开始着手准备一系列的申请文件。各个大学对于社团申请成立所需的材料不尽相同,但一般说来都会要求社团发起人提交申请书、宗旨、章程、负责人名单等文件,有时也会要求提交一份成立后的活动计划。至于具体的撰写要求,应咨询一下上级主管部门,或参考一下已经正式批准成立的社团的文件。

将文件正式递交上级主管部门后,就可以等待最后的批复结果了。最后特别提醒大家,不要在新协会中设置太多部门,通常只需创作部负责科幻作品创作与交流,策划部负责社团活动组织,联络部负责对外事务及宣传工作就可以了。当然,大家也可以视各自的情况增设部门,但是部门数目一般不应超过五个。

第二讲:科幻活动

在第一讲中,本指南介绍了如何成立高校科幻协会的基本流程,而在第二讲中,本指南将介绍一些举办科幻活动的经验之谈。

办好一次科幻活动,必须具有“天时、地利、人和”三大要素。所谓“天时”就是举办科幻活动的时机。由于校园中雷打不动的考试制度,使社团活动具有很强的周期性与季节性。就以3~7月为例,3月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同学们也努力从寒假的松弛状态中恢复过来,而各个社团情况也大致如此。所以在3月,不宜举办科幻活动,而应将协会骨干们重新召集起来,商讨本学期应该完成哪些工作,并进行具体工作的分配。通常校方会要求各社团在新学期初提交工作计划,所以拟出一个书面的社团活动安排并遵照执行,也是很有必要的。

在决定了本学期的社团活动计划后,就要开始着手活动的准备工作了。通常活动要安排在4、5月或6月初,进入6月中下旬时,大家都要为考试做准备了,所以不应安排任何活动。4、5月份时,各个高校每学期都会举办些具有悠久传统的全校性社团活动,比如校园文化节、科技节等等,在这一段时间,同学们对各类社团活动都很有兴趣,科幻协会应抓住这种机遇,发起宣传攻势,充分吸引同学们参与科幻活动。

此外安排科幻活动的日程时,尽量不要安排在周末的上午,因为一是本地的同学们可能会回家,二是很多人都有睡懒觉的习惯,在上午举办活动的话,人气指数大跌。这也算是一点组织活动的小技巧啦。

再说“地利”。任何活动都需要场地和设备,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科幻活动必须因地制宜,根据各学校、各个科幻协会不同条件来举办。一般来说,校方都会根据活动的规格与性质给社团提供礼堂、学术报告厅,或是阶梯教室等活动场所。在这一类场所,最适宜举办科幻讲座、科幻座谈等活动,成都、北京、天津等地高校科幻协会,多次邀请科幻编辑或是作者们举办科幻讲座或座谈会,效果都很不错。不过由于科幻编辑与作者分布的地域原因,有些学校的科幻协会恐怕是很难有机会举办这样的活动,所以科幻辩论会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这类活动,对于场地要求不高(教室就可以了),而且气氛热烈,人气度比较高,很容易吸引同学参与。

在露天举办的科幻漫画展视觉冲击力强,宣传效果很不错,只要有足够的作品制作展板,就可以举办了,而且可以吸引校内的漫画迷参与,好处不少。跟校广播站的密切合作,也是一件有利可图的事情,比如科幻小说欣赏、科幻电影原声音乐播放,甚至编排科幻广播剧,长期坚持下来,科幻协会在校园内的名望就如铁打的江山了。另外,如果能得到校方的许可,可以使用舞厅、电教厅等场所的话,大家还可以举办科幻化装舞会、科幻电影周等活动,这类活动的宣传效果一向最好。

无论举办哪一种科幻活动,在活动后一定要以专题形式将活动报道刊发在自己的会刊、校刊、校报上,或者直接贴在几家大型的科幻BBS上。运用一切手段宣传自己是科幻协会生存的不二法门。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举办科幻活动中一切的根本就是“人和”。在校园中,没有官方背景的科幻协会举办活动是很麻烦的。为了举办一项活动或者使用某个场地或设备,都可能让人“跑断了腿,累细了腰”,但是这一切困难怎么可能与大家为中国科幻事业在一块小小的校园里开疆辟土这一宏伟的誓愿相比呢?

总之,大家要坚信党和国家的“科教兴国”的方针,相信上级主管部门和老师们都是认真学习过这项政策的。凭借吾等三寸不烂之舌,是一定可以游说来场地、设备,甚至还是资金的;面对那些对科幻有偏见却又手中掌权的少数人,大家要相信,科学是需要普及的,科幻也同样是需要宣传推广的,只要大家发扬“一不怕跑,二不怕累”的精神,一定是可以啃下这些“硬骨头”的。

总之,各个科幻协会务必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搞好与上级主管理部门、兄弟社团的关系,所谓“人和”仅此而已。

第三讲: 日常活动

在第二讲中,本指南介绍了举办科幻活动的经验与技巧,并反复强调举办成功的、富于宣传效果的科幻活动是协会生存的关键。但那只是一个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在科幻活动以外,科幻活动通常所做的工作是一系列不起眼,却非常重要的协会内的日常活动。

很多科幻协会的负责人常常都会忽视日常活动的重要性,认为只要组织好科幻活动就可以了,而这也正是为什么这些科幻协会先盛后衰的原因。会员们参加科幻协会的惟一理由就是他们喜欢科幻,希望可以与其他人交流,分享自己的爱好。在会员看来,科幻协会所提供的就是这样一个空间。如果协会不能提供这样的空间,自然会引发会员的大量流失。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科幻协会的负责人就必须组织经常性的协会日常活动,促进会员间的交流。

除了更加制度化、定期化以外,协会日常活动与第一讲中曾提到科幻爱好者小组的交流活动其实非常相似,可能除了参加的人多点外,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完全可以只花很少的时间精力就可以组织好。

建立“校园科幻资源统计表”就是一个对于各个学校通用的省时省力的协会日常活动项目。在各个大学的图书馆都会有一些科幻图书,特别是在综合性大学的图书馆中,80年代出版的中外经典科幻小说不计其数,甚至有时还可以找到外文的原版书,惟一的问题就只是这些好书在书架上无人问津已经很多年了。科幻协会所要做的就是组织会员们花上最多1周左右的业余时间,从图书分类索引中将其全部发掘出来,记录下借阅编号,然后整理成文,给每位会员发放一份复印件,鼓励大家去将这些科幻图书借出来,并相互传阅。你还我借,会员之间的接触多了,自然也就有了更多的交流。

“校园科幻资源统计表”不仅仅只包括图书馆中的书籍,也可以在其中补充学校内各个书社、书屋、影碟屋中可以租借的图书、漫画、影碟等,而会员个人收藏的好东西更是应该被列入统计表中的“共产对象”。每隔一定时间,协会还可以定期组织大家对于某一部科幻作品进行讨论,强化会员之间的交流。

而最常见的协会日常工作就是出会刊或者会报了。在会刊、会报出版前,协会可以召集有兴趣的会员参与进来,分栏目、分版块地完成内容编辑工作,然后集中进行校对、排版。当一份会刊、会报印刷好后,会员们看到自己的名字变成了铅字,都会有一种成就感以及油然而生的热情。

另外,协会还可以将会员分成若干个工作小组,由各个工作小组轮流主持协会的例会,举办例行的活动,比如科幻讨论会。而对于有专长的会员,协会则可以将他们单独编在一个专业小组内,鼓励他们进行创作,比如组成写作小组、漫画小组,甚至科幻话剧小组。这些专业小组的工作,将会对其他会员产生一个良好的示范效应,带动大家共同将协会建设得更好!

PS:本指南到此已经完全结束了,希望大家可以从中得到一些有用的帮助。需要指出的是,本指南并非是一本高校科幻协会完全指导手册,它的作用仅仅是简单地介绍一下组织高校科幻协会的基本要领,至于具体的工作方法、技巧还需要有志于此的科幻迷们不断补充、完善。本指南若能抛砖引玉,便已足矣。

生成海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